骨科普及:高压氧安全有效治疗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2024-10-10 14:47:36

在普通人群中,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主要发生在骨折后(超过40%的病例发生)。特别是,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胫骨远端骨折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1%,桡骨远端骨折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平均发生率为18.8%。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通常从以患肢体疼痛、皮温升高和肿胀为特征的急性疼痛阶段转变为以持续疼痛为特征的慢性疼痛阶段。

这是一篇回顾性研究,研究进一步证实:高压氧可明显改善症状,可获得90%总体有效率,治疗是安全的,无明显并发症,最重要的是越早开始治疗,临床效果就越大。

参考文献:Hájek M, Chmelař D, Tlapák J,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Int J Med Sci. 2024 Aug 1;21(11):2021-2030.

患者信息

83名患者接受了高压氧治疗,男性27名(33%),女性56名(67%)。平均年龄为53.2岁。

80例为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I型,3例为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II型。

部位和原因:45例受伤部位在上肢,38例受伤部位在下肢。37例骨折,18例扭伤挫伤,4例半月板膝关节损伤,5例肌腱损伤,2例韧带损伤。

病史:24例病例的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24例病例的持续时间为3-6个月,20例病例的持续时间为6-12个月,15例病例的持续时间超过1年。

常见症状

76例有活动受限,72例有肢体肿胀,34例有肢体铁青,28例有患肢皮温升高,29例有肌肉力量下降。

常见治疗

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之前或期间均接受了常用治疗药物的治疗,通常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患者的具体治疗是个性化的。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钙替代品(22例)、维生素D3(11例)或其组合(23例)。此外,还进一步服用静脉张力药、麦角类生物学类、非甾体抗炎药、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镇痛药和具有镇痛作用的抗惊厥药(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康复治疗:54例接受了综合康复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是24例的个人物理治疗计划、13例的软组织动员治疗和10例的磁疗法。

高压氧治疗

2或2.4ATA(2ATA占三分之二,2.4ATA占三分之一),稳压吸氧80或90分钟,间歇吸空气5分钟,每天1次,计划进行至少20-25次高压氧治疗。

79名患者按时完成了高压氧,4名患者停止了高压氧。

没有出现严重的高压氧相关并发症或伤害。

疼痛改善

静息状态疼痛评分:高压氧治疗前为3.2,治疗后为1.6。

活动状态疼痛评分::高压氧治疗前为6.1,治疗后为3.7。

症状改善

71例(86%)症状缓解,12例(14%)症状没有缓解。

23例病例(29%)被评估为具有临床意义的大缓解。

48例(61%)被评估为具有最小重要差异的部分缓解。

8例病例(10%)被评估为无反应。

“总体响应率”为71例(90%)。

其他关联

临床意义的大缓解和最小重要差异结果之间与症状持续时间相关。

在疾病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和6个月的病例中,临床高压氧效应更大。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估计人口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年26例,尽管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发病率显着上升。在普通人群中,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主要发生在骨折后(超过40%的病例发生)。特别是,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胫骨远端骨折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1%,桡骨远端骨折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平均发生率为18.8%。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其他诱发因素包括手足手术、运动相关伤害和工作场所事故。传统上,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分为I型和II型,后者不太常见,其特征是有记录的神经病变。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主要影响上肢,50至70岁之间的发病率最高。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通常从以患肢体疼痛、温热和肿胀为特征的急性阶段转变为以持续疼痛为特征的慢性阶段,尽管温热和肿胀已消退。

某些风险因素使人们在创伤手损伤手术治疗后容易患上复杂的区域疼痛综合征。在一项涉及291名此类损伤患者的研究中,68名患者(26.2%)被诊断出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手术和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诊断之间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0.10± 17.01天。与未患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患者相比,经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诊断的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明显更高(p < 0.001)。具体来说,手术后前3天内疼痛评分超过5的患者和患有挤压伤的患者在创伤手损伤手术干预后被确定为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生的风险较高。

另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初步诊断出不同肢体出现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后,新肢体出现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风险。结果发现,93名患者中有19名(20.4%)在进一步手术或受伤后在另一个肢体发生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这一比例显着高于现有文献中报道的一般发生率。在20名记录过不同肢体二次损伤或手术的患者中,15名患者(75%)发生了二次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正如文献回顾所示,这一发生率显着超过了报告的桡骨远端骨折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生率6.4%。这些发现表明,与一般人群中观察到的发生率相比,有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病史的个人患上二期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风险更高。

因此,应告知有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病史的患者,如果他们接受手术或另一端遭受创伤,他们可能面临患二次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风险增加。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特征是持续性区域疼痛,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触发的,通常起源于远端肢体。这种疼痛的强度或持续时间与类似组织创伤后的预期病程不成比例。这种情况涉及多种外周和中枢机制,特定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肌肉骨骼、周围和中枢神经致敏、自主神经改变和交感神经输入耦合、受体群体的变化(例如肾上腺素受体上调和皮肤神经纤维密度降低)、大脑改变、遗传易感性、心理因素、炎症和免疫反应以及自主驱动的中央修改。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区域和系统性交感神经活动的干扰。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对包括医学、心理、物理和职业治疗在内的综合多学科治疗有更大的反应。管理包括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在内的慢性疼痛提出了一项艰巨的挑战,需要采取多学科方法。目前,大多数药理学、非药理学和干预方法只能暂时或中度缓解疼痛症状,通常伴随着难以忍受的副作用,从而损害生活质量并导致对治疗方案的遵守性较差。

对Cochrane合作范围内进行的审查的系统性概述强调,缺乏支持大多数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疗法有效性的高质量证据。具体来说,关于双磷酸盐、降钙素、静脉注射氯胺酮、分级运动想象(GMI)计划和镜像疗法的有效性的证据有限。

根据最近的一篇评论,当代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治疗强调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旨在增强感觉知觉、力量、运动技能(包括精细运动技能)和感觉运动整合/身体知觉。这种方法辅之以渐进式心理干预来缓解焦虑和回避行为、药物来缓解炎症和疼痛、被动物理技术来减轻肿胀和疼痛,以及辅助设备来改善日常功能。干预程序应保留用于特殊情况,并且仅在专门的中心进行。在这些手术中,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刺激证明了最有力的证据。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现代诊断和治疗原则整合了生理和心理机制,主要目标是恢复功能和参与。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巩固该领域的证据基础至关重要。

人们迫切需要新型慢性疼痛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持久缓解,而不会对患者造成重大副作用。高压氧疗法似乎是这一治疗领域的一个有希望的辅助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压氧以其非侵入性和持续有效性为特点,副作用最小,使其成为解决慢性疼痛问题的可行选择。高压氧已经成为管理感染伤口的标准治疗方法,特别是那些患有深度和慢性感染的伤口,例如坏死性筋膜炎、骨髓炎、慢性软组织感染和糖尿病足感染。

高压氧让组织氧分压显着增加,从而触发新血管形成和血管生成,恢复组织平衡并提高白细胞功能。最近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高压氧在伤害性、炎症性和神经性疼痛模型中诱导镇痛作用,表明其在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综合征中具有潜在用途,尽管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并发挥抗菌或杀菌作用,同时对创伤或感染后缺血组织的生理机能产生积极影响。增强的组织氧合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胶原蛋白形成、血管生成和缺氧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从而减少肿胀并促进组织愈合。慢性、神经性和炎症性疼痛的动物模型已经证明了高压氧的抗伤害和镇痛作用。

人体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发现,揭示了高压氧对疼痛评分、疼痛相关症状和生活质量等临床结果的有益影响。建立高压氧应用的系统方法对于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高压氧对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积极影响的潜在机制多种多样,与目前公认的疾病病理生理原因相关。高压氧可能通过恢复有氧代谢、纠正缺氧和酸中毒、调节一氧化一氮(NO)活性和氧化应激来发挥其有益作用。之前的动物研究已经证明了高压氧在伤害性、炎症性和神经性疼痛模型中的镇痛特性。高压氧已被证明可以缓解啮齿动物模型中的机械性痛敏和炎症,治疗后立即观察到抗伤害性作用,并持续至治疗后5小时。有证据表明,在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中,高压氧可以改变大脑代谢和神经胶质功能,有可能纠正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相关的异常大脑活动。此外,研究表明,高压氧可以诱导神经可塑性,导致脑中风后患者和长期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的脑功能受损并改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模型的数据表明,高压氧可能通过减少氧化应激、神经变性和神经元细胞死亡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高压氧在各种情况下具有显着的抗炎作用,进一步表明它有潜力通过下调神经胶质细胞炎症介体来减轻疼痛。

进行了一项样本量有限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以评估高压氧在治疗手腕创伤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方面是否比安慰剂更有效。最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接受高压氧的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的视觉评分明显较低(改善),手腕伸展改善,手腕肿胀减轻。然而,这些结果可能会受到潜在的混淆因素的影响,因为选择的假治疗(2.4ATA吸空气)可能对减轻疼痛也有积极但较小的影响。

高压氧在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管理中尚未普及化,但所有针对该主题发表的研究(包括我们的结果)都表明,它在该疾病的急性和慢性治疗中都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案。由于症状限制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病后立即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回顾性分析中,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和受累肢体的功能状态得到了改善。我们的数据还表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诊断后(最多三个月)开始高压氧治疗越早,治疗的临床效果就越大。六个月前的结果也对患者有利,然而,在我们的样本中,有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尽管有一些支持性证据表明高压氧对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有积极作用,但这种慢性疼痛疾病在主要专业协会批准的适应症清单中明显缺失,例如2016年第十届欧洲高气压医学共识会议。此外,高压氧在最近的评论文章或系统性评论中经常被忽视,要么没有提及,要么被排除在分析之外,主要是因为它被归类为一种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年里,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中使用高压氧相关的文献数量非常有限。共有6份病例报告和1份随机对照试验描述了高压氧对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在描述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治疗选择的评论论文中,高压氧并不经常提及。在描述慢性疼痛或纤维肌痛综合征问题的出版物中更频繁地提到高压氧。

结论:多数患者的疼痛和受累肢体的功能状态得到改善。我们的数据还表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诊断为高压氧后越早开始治疗,临床效果就越大。没有出现严重的高压氧相关并发症或伤害,证实了之前发表的论文,即高压氧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小编说


1、小编在8月份以《高压氧治疗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为题,向大家普及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型,此类型常常被康复科医务工作者所熟知,如临床上常见的肩手综合征。上周看到此次文献,虽然小编已科普过几篇高压氧和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文章,还是想再次科普一次,但这次以骨科医务工作者或骨科康复医务工作者的视角,向大家普及高压氧在治疗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希望临床不断去普及高压氧治疗。

2、正如本文一开始,小编就以几个数字比例告知大家: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在骨科非常常见,需要骨科医务工作者重视,及时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因为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不仅造成躯体和心理方面的痛苦,还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和运动功能的改善,不利于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回归家庭和社会。

3、正如本文献讨论和引言部分所述,高压氧治疗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还没有被作为一种标准治疗方式或普及,主要是高压氧治疗还没有被大家所熟知,所以作为高压氧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向大家普及此方面的知识。

4、近年来,高压氧治疗在骨科领域的新应用报道也逐步增多,但总体上还是匮乏的,研究还是没有非常深入或广泛的,所以高压氧治疗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或研究前景是广阔的,大家可以去拓展或合作进行相关课题研究,进一步充实高压氧的治疗作用,有利于骨科患者康复。

5、想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可看延伸阅读和相关疾病专辑。学好用好宣传好高压氧,我们一起努力和携手前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ayrp2i6Y3w2eVXmLFPQVQ

备注:该文献引用仁怡高压氧公众号,该文献中的图片引用原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返回